新規“醉駕入刑”上海汽車代駕是否真的火起來了
2011年5月1日,《刑法修正案(八) 》正式生效,新規定對司機酒后駕駛的處罰更加嚴厲,醉駕可以入刑,大大提高了酒駕的違法成本,這一新規的出臺,無疑會促使酒后代駕服務火起來。
這是酒后代駕服務再次向法律規定借力。2004年新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提高了酒后駕駛的最高懲罰標準,酒后代駕服務應運而生,如今既未被政府部門“正名”,也缺乏行業協會組織規范引導。
有專家指出,收費無標準責任不明確,酒后代駕亟須立法規范,F在暴露出的問題是代駕服務缺少合理規范,比如沒有規定什么樣的公司才能提供代駕服務,什么樣的司機才能應聘成為代駕員。又如醉酒雖然不是法律上免責的法律事由,但醉酒會影響思維和意識,這種狀態下簽訂的合同可能存在重大誤解,日后解釋起來很困難。
背景
亂象叢生:客戶權益無保障
代駕市場門檻很低。目前上海的酒后代駕服務由公司或私人提供:汽車租賃公司、代駕公司專業性較強,其服務范圍涵蓋上海市區及周邊縣級市;個人則多為專職司機。
對汽車租賃公司來說,出租汽車獲利豐厚“出人不出車”的酒后代駕只能算副業。相比之下,專業代駕公司所占市場份額更大。而對于個人代駕,則完全是司機利用業余時間從事的兼職。
業內人士指出,目前由于進入“門檻低”,酒后代駕市場魚龍混雜,服務水平和信譽良莠不齊,如當前上海提供酒后代駕服務的多為中小型公司,按照“兩三個人調度+十幾名兼職司機”的模式,在收費標準、操作流程、服務形象、糾紛處理諸多方面并無統一規范,存在安全隱患。
收費標準隨意浮動。目前,上海酒后代駕服務的計費標準混亂,有的按時間計算,有的按里程計算,除基本的服務費外,還酌情收取等候費和返程費。相對公司服務,私人收費更為隨意,且有討價還價的空間,但相對客戶安全保障受到質疑,曾發生一客戶酒醒后發覺車內有部分物件丟失現象。而正規代駕公司都有公司蓋章的代駕單,無論發生什么事情,至少有公司做保障。
168車網-上海申昂汽車駕駛服務有限公司介紹,該公司按代駕區域收費,10公里范圍區域,收費150元,提供代駕服務總時間為一個半小時,從客戶約定代駕時間到代駕結束計算。10公里以上范圍區域,收費180到200元不等。大多數每天在20到30單業務,除去司機等成本遠不夠贏利,目前只做為副業推廣中,遠不如預想的那樣新規出臺后會使酒后代駕真正火暴起來。
鑒于目前代駕服務市場的混亂情況,專家建議,市民應該盡量選擇正規公司,服務有保障,在簽訂代駕合同或協議時要看清楚合同條款,此外,還要仔細檢查代駕者的身份證、駕駛證等證件。
客戶必須先向代駕司機出示車輛保險證明,協助司機熟悉車輛性能。公司提供服務之前,要與客戶簽訂一份《酒后代駕協議》,內容主要包括代駕注意事項、事故責任認定細則等。
但實際上,協議及其所依據的《代駕服務管理規范》都是由各公司單方面擬定的,消費者只是被動接受,實際簽署率也不高。一些出租車司機為熟客提供酒后代駕服務,甚至沒有協議,一旦產生糾紛,責任難以確定。
聲音
是否該為代駕立法
目前酒后代駕市場,在人員從業資質、收費標準、操作流程均呈現混亂的局面,不僅難以形成一個完整成熟的行業,更無法實現行業的聚合力和營業空間的提升。
有專家表示,有人認為,只要有駕駛證就能代駕,幫客戶開車,這實際上是誤解。為了保證客戶安全,代駕人員必須要有資質認定。
在沒有法規可依的情況下,司機資質、計費價格、服務流程只能由各公司制定和把關,而公司本身素質的參差不一,更增添了酒后代駕服務的風險。
為此,相關專家呼吁,政府部門應設立相關法規,提高酒后代駕行業的門檻,制定行業標準,進行有效的監管。
但是也有不同的看法:酒后代駕是一種技術性的勞動服務,客戶主要是有車一族,普通老百姓的需求并不大,這些公司能否在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,仍有待時間考驗。在這種情況下,盲目提高門檻并不是明智的選擇。
此外,有專家認為,現有的《合同法》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等法律足以解決代駕過程遇到的糾紛,目前看來,還沒有為酒后代駕行業專門立法的需要。
觀點
只有規范才能發展
近日,關于酒后駕車責罰的新聞成為社會大眾議論的焦點話題。“隨著我們全面進入汽車社會,酒后駕駛的危害性確確實實引起前所未有的重視,不過嚴懲酒后駕駛,并不意味著喝酒成為奢望,如何做到“酒和車不見面”,這需要車主們尋找一些解決的好辦法。
據了解,找代駕公司聯系的80%是單位客戶,20%的業務來自個人。隨著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實施,代駕業也逐漸的火了起來,如果高曉松醉酒后能夠找到代駕,現在也不會被法院判處拘役六個月,罰金4000元人民幣的“滿刑”了。那么,如何能夠把代駕熱轉變為代駕業的持續發展呢?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:
一是明確行業規范。目前,全國只有少數幾個城市像北京、上海的代駕服務比較正規,很多其他城市由于興起這種服務較晚,正處于無序發展的狀態。明確行業規范就包括專門的代駕公司、專職代駕人員、專職服務流程、代駕前的檢查等等,如果沒有行業規范,一旦發生意外,維權會比較困難。另外,只有行業規范化,才能使人消除顧慮,能夠真正信任酒后代駕服務。
二是完善相關制度。迄今為止,政府還沒有制定針對代駕這個行業的相關法律法規。在國家工商部門登記的經營項目中,沒有“酒后代駕”,此類的經營項目都登記為“提供勞務服務”。謹此,建議有關部門抓緊進行代駕立法調研,盡快出臺相關法規,以法律規章的形式明確代駕雙方的權利和義務,明確交通運輸、公安、工商、物價、商務等部門在代駕服務監管中的職責,立法加強代駕行業監管,才能依法保障代駕服務規范有序的發展。
三是加強管理,F在大部分代駕業還沒有走上正軌,如何能夠使個人服務變成行業服務,就需要在管理上做文章。規范代駕的信息來源,加大對網絡尋找代駕的審查力度,宣傳正規公司的代駕服務;完善公司的代駕服務流程、注意事項和服務標準,并加強督導檢查;一旦發生違反規定的代駕行為,嚴格處理,創造有利的代駕環境。
代駕業最近的確被炒的很火,只有在做好上面三個方面的基礎上,代駕業的發展才會可持續發展,真正使酒后代駕走進“春天里”,真正使汽車代駕火起來。
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