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原本簡單的快樂來得漫長而曲折,獲得快樂的時候,你只有感到如釋重負,快樂已變得沉重。
作為工作忙碌的上班族,我學車前前后后學了近兩年,考車考了超過一年。原本以為拿到執照那一天,我會比中六合彩還要高興。但是正如張愛玲說的“成名要趁早”。如果原本簡單的快樂來得漫長而曲折,獲得快樂的時候,你只有感到如釋重負,快樂已變得沉重,應該開心的事,也覺得開心不起來,只知道感謝老天,終于告別磨難。
學開車的這兩年,我強烈地感受到幾件事。首先,學開車,和學任何一門技能的道理相同,越年輕開始學越有利。
年輕的時候,除了缺錢,時間是大把的。你可以一口氣訂下一個月每周七天的練習時間。你不用擔心加班或出差將影響你的學習進度。考車日期是不能更改的也不能退錢,除非臨時生病,你也不用為了兼顧工作而錯過考期,賠上考試費之余,還要經歷另一輪等候理想考期,搶訂補課檔期的焦慮。
下個月考車,停車不能參考豎桿,駕駛學校即時增加補考生的補課次數,從原來兩次增加到四次,補考費用馬上增加超過40%。補考一次近400元可以是一個月的伙食費啊。
駕駛學校做了統計,學生年紀越大需要完成駕駛課程的時間越長,一般上是多出三分之一或更多。換句話說,年紀大學車花時間也花錢。38歲的肌能反應不見得會比18歲遜色,問題是38歲的心事肯定比18歲多。有時想太多,分散了精神,掌握技能事倍功半。
當你前一天OT過了午夜,第二天還有早起,準時早晨8時到駕駛學校學車。睡蟲的侵擾絕對會影響左右腳的協調,油門踩過猛,clutch又踩不夠,剎車器卻踏得太硬,搞得教車師傅坐立不安,直接影響學習品質。
學開車還讓我切身地體驗到養成習慣的重要性。所以學車一定要固定跟一個好師傅“從一而終”。不要每次換不同師傅,搞得自己每次都要遷就不同師傅的教學方式。使問題更加復雜的是,有時連車的型號也可以前后不同,停車時Citi和Civic要記的記號絕對不同。對于一個永遠睡眠不足的學生來說,多記是無謂的負擔。無謂的負擔只會拖慢進度,無助成長。
養成良好的開車習慣之所以重要,因為日久有功會變成本能。例如,轉換車道時,你需要查視后鏡、旁邊的鏡子、打訊號燈,查盲點。這幾個步驟沒有強制性的先后程序,但養成了習慣,可以確保自己不會錯過任何一個安全步驟。但是,如果你每次上課都由不同導師教課。他們的preference不同,如果他強加你采納他的,非常消磨意志,而且花錢受氣實在無謂。
美國定居的朋友每次聽到我繳的學車學費就為我心痛。在美國考車,每次20美元用不完。因為考車便宜,所以一些人不過和家人上了幾堂課,便“膽粗粗”去考車。考十次都比在新加坡考一次便宜,所以有人也不介意花錢買實戰經驗。
我的馬國朋友卻安慰我。她認為新加坡考車嚴格絕對有助保障公路使用者的安全。花這么多錢學開車,按理應該會認真學習。屢敗屢戰地拿到執照之后,你會懂得珍惜。
我給年輕朋友的建議是,除非經濟負擔不來,或認定馬路如虎口避免親密接觸,或深信自己將來不愁司機代勞,要學車,一定要趁年輕,除了忙課業和交男女朋友,時間相對充裕。
駕駛課程的學費和我們的組屋售價一樣,一代比一代高價,越早學越省錢。每次聽到男同事講起他十多年前學車加考車才800多元。我想說:“那個年代四房式組屋才十幾萬元呢。今時不同往日,怎么比。”
“千金難買個早知道”,我遲了才知道。最后,順便給所有關心我的朋友知道,我考車及格了,用了價值等于一趟歐洲旅行費用的學費。明年開車游北海道,要約定噢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