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車陪駕新聞:市民獻策駕培 新手應設實習期學車未必進駕校
168車網 http://www.www.band208.com 11月21日起,市人大常委會就《駕駛員培訓條例(草案)》公開向市民征集“金點子”。針對五大焦點問題,不少市民紛紛以發送郵件和參與論壇討論等方式表達了自己的觀點。
設立一年實習期
對于如何保證培訓質量,關注條例草案的胡先生有話要說。“嚴把訓練關,考核關,恢復設立一年的實習期制度才是保證培訓出合格駕駛員的根本所在。”他說,草案中提出的一些措施,對于有效解決培訓質量不過關的現實問題,肯定有作用,不過對于長途、夜間駕駛等考試內容不宜僅僅抽考,要重點考核,這樣才能避免事故發生,才能培訓出合格的駕駛員。
另外,胡先生表示,絕不能再繼續執行現行的考試,剛通過就發給正式駕駛證,讓那些毫無經驗、毫無交通意識的生手單獨上路。
教練員門檻得提高
“個別教練員的確不文明,建議提高教練員準入門檻。”市民孫增全告訴記者,現在駕校教練只有駕駛證和教練員證,他建議駕駛員還應該取得勞動部門高級工、技師以上職業資格證才能上崗。“駕駛屬于技術類,應該同其他技術類崗位一樣,駕駛證、教練證、職業資格證書三證合一,并且與工資掛鉤。”
培訓簽協議,學員叫好
“駕校根本做不到當初報考時承諾的很多事項,煩心事一直不斷。”有市民表示,他每次都要坐1個半小時去駕校學車,但是經常會遇到教練員不在學校的情況,有兩次提前約好后也沒見到教練,“要知道我是單位請假,駕校這樣一點都不負責任。”
對于這種情況,市民宮先生告訴記者,駕校應該與學員簽訂培訓協議,注明各方權利和義務。比如因駕校原因或個人原因,駕照沒有考出,該如何處理,是否可以延期學習等問題。
學習考試應人性化
“ 我建議參考一些國外經驗,可以先參加科目一考試,通過后在有專人指導的情況下可以開車,一年以后再考試。”市民孫增全告訴記者,他在學車時發現,大部分學員是為了提高一下生活技能,不是生存技能,大部分駕校離市區比較遠,他們從工作中擠出時間來學習很不容易。“ 希望能夠更加人性化,并不一定非得進駕校學習才能考證。”
陪駕雖好也需規范
“應當支持并立法規范陪駕行為。”對此,市民胡先生提出,學員考試合格后應先發實習駕駛證 ,實習期一年,實習期間,不允許單獨駕車上路行駛,必須有持有正式駕駛證者陪駕。”
|